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
  大少爺畢業時,一位老師送他一本蔣勳的散文集「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」。
  也不知大少爺至今看了幾篇?
  我倒是讀了一遍,並和大少爺一起聆聽書後附贈的CD,蔣勳朗讀的「願」,溫暖磁性的聲音,很動聽!
  聽了兩三遍,問大少爺有什麼感想?
  大少爺說他喜歡「圓滿」、「擁抱」的描寫,讓人有期待,有朝氣!不喜歡「成灰,成塵」、「結來世的因緣」,因為太灰色了!
  或許,對一個國中畢業生,悲歡情愛太沉重,預約來世太遙遠。
  青少年有如新月待圓,船帆待發,期盼更明亮的願望,更遠處的航程。
  處在新綠的春天,很難參透何謂無憾?如何才能無憾?
  「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」是蔣勳與花草樹木的對話,感懷時空歲月的變化,回想生活經驗的刻畫,更確切的說,這是一本說美論美記憶美的散文集。
  像皓月下寧靜的花草,陶醉在夜空的芳澤之中!放慢速度閱讀,細細咀嚼,才不會驚擾書中那份美麗而難得的溫柔!
  「美使我們沉默,美使我們謙卑,美使我們知道生命同時存在的辛苦與甘甜、艱難與莊嚴。通過美,我們再一次誕生、再一次死亡。」蔣勳在〈棲霞〉一文中寫下了這段文字。
  桐花、月桃、蘋婆……等有關花木的篇章,深深吸引著我,甚至平常看似簡單的「葉子」在蔣勳細膩的美學觀察下,也變得肌理清晰脈絡分明,綻放豐富的生命力!文學與美學的融合,激盪出充滿感官想像的動人敘述!
  是的,蔣勳的文字充滿美感,有著濃濃的畫面,恬淡的氛圍。
  文章中引用多次美術史和傳統典故,顯現作者博學多聞的一面;「品味」一文從說文解字談到格調,申論「美」的意涵,無疑是為讀者上了一課。
  美的標準何在?
  或許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!
  也或許,美是沒有標準的!環肥燕瘦、酸甜苦辣,各有所好。
  蔣勳把「美感」定位在「心靈上豐富的滿足」,強調「美,使生命充實起來」。
  「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」沒有序,第一篇就是「桐花」,書後以〈附錄〉「雪──紀念母親」作為結尾,桐花似雪,白雪落地,從白色起頭,也從白色落幕,不知是否刻意安排?
  蔣勳這麼形容:
  「白,到了是空白。白,就彷彿不再是色彩,不再是實體的存在。白,變成一種心境,一種看盡繁華之後生命終極的領悟吧。」
  「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」雖曰無憾,但文章中卻又處處透露著傷逝的肅穆!
  花開花謝、日昇日落,回首無憾?難啊!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vhrs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